Wednesday, 30 April, 2025

評論聊聊

「評論聊聊」從2024年開始定期進行,從一開始的會員限定活動,後因受到廣泛熱烈迴響,並於2025年全面開放為公開活動,讓大眾們一同分享想法、對話交流。




【評論聊聊 #1】 評論人的寵物
時間:2024/01/24(三)19:30 – 20:30
 
寫稿寫不出來就吸貓,
評論下不了筆就遛狗,
看表演可能觀點各異,
那就來聊聊寵物趣事吧!




【評論聊聊 #2】 #metoo與評論
時間:2024/02/22(四)19:30 – 20:30
 
本回將由魏琬容主持,由吳孟軒進行10-15分鐘短講分享。
劇場圈#metoo事件頻傳,許多人提出「#metoo與評論」的見解。
雖然彼此立場想法不盡然相同,劇評人協會很樂意提供一個空間,讓大家可以針對此議題深入交流。
關於#metoo的想法與討論,歡迎在此提出,讓我們互相理解。




【評論聊聊 #3】 國際交流經驗分享-土耳其TheatreIST戲劇節
時間:2024/03/27(三)19:30 – 20:30


TheatreIST戲劇節成立於2022年,短短兩年發展快速,如今,它已經不只是戲劇節,更包括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如專題討論、討論會、評論工作坊等。,旨在從各個面向來呈現土耳其的獨立劇場,從而支持理論和實踐工作。
每年的TheatreIST戲劇節邀請全球各地的藝術行政、學者、記者和評論家來到伊斯坦堡,2024年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由許仁豪前往土耳其,來聽許仁豪聊聊他的土耳其觀察吧。(本回將由鍾欣志主持。)





【評論聊聊 #4】 《這不是個大使館》線上討論會
時間:2024/05/16(四)19:30 – 20:30


關於《這不是個大使館》,
你想說的話,是不是還有很多?
《這不是個大使館》是一齣關於台灣外交處境的製作,由兩廳院與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共製,2024年4月在台北演出後,旋即引起熱烈迴響,週六晚場的演出甚至發生前所未有觀眾聚集不去的景象。
演出落幕後,討論更是熱烈,各方意見紛陳,火花四射。
我們相信刺激公共討論,也是評論的一環。
劇評人協會推出《這不是個大使館》線上討論會,由兩廳院製作人穆芹以及評論人陳雅萍(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)擔任與談人,由IATC台灣分會理事長魏琬容主持,歡迎來聊。




【評論聊聊 #5】 走跳國際的評論人
時間:2024/06/26(三)19:30 – 20:30


除了魏琬容的國際劇評人理監事選舉經驗分享外,更邀請到梁家綺來聊聊國際劇評駐節活動反思,兩位帶來不同角色的國際交流經驗。

主持:余岱融

1.《異地相遇(後)的評論書寫》國際駐節經驗 |梁家綺
多年後回看澳門城市藝穗節的駐節評論經驗
參與駐節活動對個人書寫和評論養成的影響
台灣需要駐節評論嗎?

2. 《雖然沒選上但竟然…》台灣參與國際劇評人協會選舉經驗| 魏琬容
選前評估: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
台灣的名稱: 如何在現實框架下爭取最大利益
台灣的價值:如何訴諸台灣的自由價值,爭取支持。
現在放棄就輸了:如何激勵自己走下去




【評論聊聊 #6】
電台、快評到Youtube──香港IATC的跨世紀口語評論之路
時間:2024/12/04(三)19:30 – 20:30



這是個Podcast的時代。在驅動「聽經濟」的數位平台興起前,不同體裁的口語評論早已透過不同管道傳播。如果說媒體就是訊息,藝術評論又如何因為載體而有所變與不變呢?
2024年末最終發【評論聊聊】,邀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IATC)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,分享她在香港所實踐與觀察的跨世紀口語評論之路。

主講|陳國慧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總經理
主持|余岱融 國際劇評人協會(台灣分會)理事長

【講者簡介】陳國慧
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總經理,策劃超過五十個本地和國際藝評項目。2003年至今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(戲劇界別),2010年至今擔任台灣《表演藝術》雜誌海外特約撰述;目前是「香港舞台劇獎」、「香港小劇場獎」及「IATC (HK) 劇評人獎」評審,並同時是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與博物館協會 (SIBMAS)執行委員會副主席,以及為金齡人士組織、經營、拓展及推廣專業戲劇教育的組織「長智戲」有限公司主席。
200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英國列斯大學志奮領獎學金,前往該大學修讀戲劇研究碩士課程。曾擔任香港電台節目《演藝風流》客席主持(2007-2018)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(藝術節)委員(2011-2016)、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顧問小組成員(2017-2018)。編逾五十本表演藝術出版,近編有《十年城事:香港劇本選(2003-2012)》(2017)獲「第十一屆香港書獎」。2021年策劃「一攝無邊:香港劇場影像紀錄數碼資料庫暨教育計劃」獲「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」之「藝術推廣及教育獎」。




【評論聊聊 #7】 預算審議關藝評什麼事?
時間:2025/03/26(三)19:00 – 20:00



立院年度預算覆議案沸沸揚揚,除了審議之外,還有熱鍋中的財畫法。
除了影響團隊補助時程之外,政府的文化預算編列跟審議流程,會怎麼影響表演藝術,評論在這樣的環境中,又可以從什麼角度切入呢?
本次新一年度的評論聊聊希望跟大家分享:到底政府預算是怎麼編列,又要怎麼監督,資料在哪裡,未來的政府資源變遷,又可能會怎麼影響我們的表演藝術環境?

主講|蔡淳任(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理事 /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理事 / 表演藝術聯盟 研究員)
主持|余岱融(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理事長)

【講者簡介】蔡淳任
畢業於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。曾參與文化部「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研修」、「藝文採購改革」等政策研究。於表盟任職後執行「藝文票券納入個人所得稅扣除額」、「表演藝術產業勞動情形調查」等專案,研究範圍涵蓋文化政策與表演藝術產業。
政策評論與邀稿文章散見於《藝術家雜誌》、《PAR表演藝術雜誌》及《文訊》,並經營音樂評論網站《聽寫》。疫情期間獨立發起《音樂工作者嚴重特殊傳染型肺炎(COVID-19)損失調查報告》,針對產業受影響情形進行調查與整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