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評論承載時代,以行動開展劇場公共性:專訪IATC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
文|黃馨儀
於1992年創立的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(以下簡稱香港分會),今年正好30年。作為亞洲地區第五個成立的分會,香港分會三十年的實踐,與其長年致力國際劇評人交流,著實作為台灣分會堅實的前行身影,給予許多實務與思維參照。本篇文章以專訪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,望藉由國慧在香港分會十五年的實務經驗與觀察,提供更多評論的公共思考。
因應時代而生的香港分會
香港分會之成立,實對應90年代香港各種文化討論。因為需要建構專業文化論述,而也產生對藝評專業的需求,期以專業意見開展與文化政策有關論述和研究。香港分會成立之初即登記為擔保有限公司(limited by guarantee),這也是香港許多小型非營利團體的運作方式。
香港分會經費來源主為政府補助,尤以香港藝術發展局(以下簡稱藝發局)的各項資助為主。1996年度起,獲得藝發局行政資助後,香港分會開始更穩健地發展各式計畫。1998年香港分會出版第一本《香港劇壇360度》,集結了1996-1997劇評人座談會的紀錄,內容涵蓋評論討論,也有關於政策、美學,劇場發展等對話。《香港劇團360度》共出了六本(1996-2022),計畫發生也和1997的香港轉變有關,也紀錄了香港人自我定位與詰問的「97劇」產生。
回顧當時,國慧認為這樣的劇壇紀錄是反映了當時藝評人的集體關懷,不盡然是有計畫地推出但也不能否定他們的視野,不過在這進程中確實讓香港分會更知道紀錄在其發展上的重要性,並成為香港分會的品牌定位。
尋找無可取代的組織定位:紀錄與出版
2006年香港分會開始製作《戲劇年鑑》,2007年國慧進入擔任總經理:「當時我發現我們這樣的機構要有比較穩定的資源來源,即使經費來自政府,也要有不可代替的條件。怎麼去找到那個不可代替性?在這個方面我不全是以評論人而更以藝術行政角度在思考,尋找一個長遠的生存狀態。」
為了持續獲得補助經費,香港分會開始有系統地營運思考,尤其鎖定在藝評教育、紀錄與出版等方向。國慧補充:「這不只是因為生存而做紀錄與出版,而是紀錄也是評論的基石,整個過程是交互有機的。評論的朋友也能貢獻到裡面,有宏觀視野的角色,並去推動大家關注評論或是紀錄的重要性。」
在這些思考下,除了持續策劃年鑑,期待成就別人不願意的紀錄,也著手香港劇場史的個案研究,目前整理了40幾位劇場人的口述史。現在香港分會以「發展卓越藝評、整理演藝歷程」為營運方向,而在多年的累積下,國慧也希望有更多的激盪交流,於是2014年「庫藏文化:藝術資料整存和統計的策略、實踐與發展交流座談會及工作坊」,找來了中國、台灣、澳門的從業者共同討論、分享實踐,就此開拓往後香港分會作為表演藝術資料紀錄整理的橋樑角色。一方面做各類出版實踐;另一方面邀約國外經驗,分享不同類型的紀錄方式。
與主流媒體合作,增加評論觸及
除了以出版紀錄劇場的歷史意義,香港分會亦多方嘗試與不同的媒體合作,提升評論的公共觸及。1999年香港分會獲藝發局補助,發行《打開》報內夾頁雜誌,並與歷史悠久的南華早報(South China Morning Post)協作,在梁文道、朱琼愛等資深文化藝評編輯下,以兩週一刊,中英雙語刊登的方式,討論各式文化政策與開展藝評。《打開》雖只發行一年,卻是香港分會於大眾媒體參與的重要里程碑。
此外分會亦有與電台合辦藝評節目,培訓新進藝評人;當年尚是青年評論人的國慧是受惠者之一,她回憶由鄧樹榮跟梵谷兩位資深前輩帶領主持節目,一年有三到五次機會到電台講評,獲益不少。而國慧亦是於此時因參與不同的藝評課程接觸到香港分會,並開始她的評論生涯。這過程給予國慧深刻且扎實的訓練,尤其面對當時鄧樹榮提出的問題,讓她一再學習批判觀點的建構,並認知評論除了文字之外,也需要處理不同媒體的發表語境。
1999年的《打開》與後來的電台評論,都因為紙媒和廣播拓展了不同的觀眾,延伸了評論接觸大眾的可能性:「他們可能沒有進過劇場,但因為拿到了報紙、聽到廣播,而能跟著觸及表演藝術以及藝評在做什麼。」
不只是書寫:評論的多元角色
也為擴大評論的公共性,香港分會不斷尋求不同方式進行發表。2013-2021年的「演後評」(節目仍然在進行中),即希望處理香港演出量大但是場次少的狀況,給予即時的評論,對話創作者面對的環境生存問題。2016年起IATC劇評人獎也在這埸的思考下應運而生,承繼過往年鑑「年度討論演出」的現象討論,提出當年值得關注的演出。
(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提供)
不同於既有的香港舞台劇獎(1992至今)與私人興辦的香港小劇場獎(2008至今),IATC劇評人獎以討論為基礎出發,評審皆為評論人,每年會有三次討論會,並公開文字檔案。IATC劇評人獎也為自己設立挑戰,比如藉由自籌票給評審保持獨立性,或是保有彈性,因應文化現況、劇場狀態與環境的改變進行頒獎,以此回應香港劇場,以及當代劇場的多樣性,尋找不一樣的美學表現與評論的紀錄方法。像是2021年將年度演員是頒發給《100%香港》的一百位參與者;而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也不停辦,藉此討論疫情下的創作精神與線上展演可能,並將獎項頒發給結合多個表演者的讀劇計畫《不日上演》( PROJECT ROUNDABOUT)。
(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提供,攝影:張志偉)
想像與承擔:持續地評論
也因此在評論訓練上,更重要的是去思考當地文化環境需要怎樣的人才?在這樣的問題意識之下,重點不是訓練評論書寫,而是訓練批判思維(critical thinking),尤其藉由工作坊去培育觀眾品味:「我們未必需要一百個評論人,但我們需要對於作品有看法、對作品有關注的觀眾。」
面對越來越難以定義的當代劇場,一個好的評論人需要保有開放的心與視野,還有無盡的好奇心,多方接近不同的表演藝術形式。不自我侷限,才能讓評論能力永續,並以藝評人身份與評論環境互動。畢竟相對於一種職業身份,「評論更是自己給自己的一份承擔」。
訪談中,國慧總以持續與永續(sustainability)作為關鍵字思考評論人的定位。不只是生存上的永續,更是與整體環境的關係:「我覺得評論角色比較演者和觀眾中間的橋樑,是做為文化的中介,需要作為不同平台和媒體處理評論。」面對當前過渡中的香港,香港分會作為機構如何與劇場及評論共創永續,實為一大挑戰。
紀錄每一個挑戰:為了未來的劇場
這幾年因疫情與政治影響,不少媒體停刊停載,也讓香港分會有了新的挑戰,並重新思考自身的平台意義:當前香港劇評界面臨到公共媒體關閉的問題,讓評論人亟需有新的發表平台;現存的的平台也需要有新的因應策略,才能突破自媒體時代「圍爐」式的同溫層現象。
以前的香港分會不覺得自己是「媒體」,著重從藝評專業角度來談論演出。然而當藝評與藝術專題失卻刊登平台,分會網站投稿量增多,也開始重新思考自身定位與連結讀者的發展策略。而面對三年來的疫情對表演藝術環境的改變與影響,Artism 也在2021年改版,由台港澳共同合作交互編輯,以長篇評論為主,藉由觀點企劃探討表演藝術的未來。
香港分會的紀錄書寫,不僅是為現在的人,更是為未來的人。國慧坦言雖然目前面對很多未知的挑戰,但香港分會將持續努力下去:「我們必須要做,有一些東西,知道脈絡的人還是要先做。當前有很多改變,只能看狀況,盡量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做可以做的事情。我現在還沒有什麼答案」。創作如是,評論如是,或許不易,但為了信念與未來,只能堅定前行。
黃馨儀
德國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,戲劇教育碩士;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。
現為應用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。2015年回台後,持續以戲劇作為媒介,接觸群眾、開啟對話,探索自身與周邊議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