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30 April, 2025

劇評(人)如何看見看不見的部分,進行書寫?


文:梁家綺
(2019入會,插科打諢,現居台南)

 

看不見的,意味被排除的,或者不被納入關注視角之中。

這個提問一方面是過去在關注應用戲劇範疇、或說非以成果為起始目標或最終導向的戲劇工作或展演(如社區劇場、戲劇教育等)時,思索如何不只把最終展演作為評論的場域,試圖回溯至評論者無法看見的工作歷程中,探討權力關係、參與者動態的建構性質。

另一方面則是因疫病劇變,劇評書寫於我像是一場自我更新與世界變異的追擊戰,挑戰原有的觀看位置與方法:思考線上展演的形式與美學、鏡頭語言的敘事與轉化,並在螢幕前感受媒介與身體感官的關係。但在逐漸清晰起來的霧中風景,我驚覺原本關心的「人」消失圖像之中,跨地域的人們出現了,但那些看不見的、未跨過數位門檻的觀眾被遺留在哪裡?除了快速滾動向前的技術吸住眼球,如何也回頭關注快速被拋擲於後的、不在風尖浪口被討論的、被排除的對象?

提醒自己看見看不見的,應該會讓我們關注的世界再豐富一些。

 

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EGJduxaFj/
________________
「評論的問題意識」編註
於會員召募「倒數計時」期間,敝會逐日刊登由五位會內的劇評人,就「評論的問題意識」撰寫之短文,每一位提出一個問題,並簡要闡述。評論面向公眾,先於自我宣傳。(邀稿:吳思鋒)